首页 资讯 正文

100元一吨,贻贝碳汇有价可循!舟山完成首笔“司法蓝碳”认购

体育正文 102 0

100元一吨,贻贝碳汇有价可循!舟山完成首笔“司法蓝碳”认购

100元一吨,贻贝碳汇有价可循!舟山完成首笔“司法蓝碳”认购

潮新闻 记者 沈晏 通讯员 陈俊(chénjùn) 何建瑜 郑乾斌 认购现场(xiànchǎng) 记者 沈晏 摄 6月6日,嵊泗县人民检察院与嵊泗山海(shānhǎi)奇观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贻贝(yíbèi)惰性有机碳汇交易协议,将案件中留存的5万元生态(shēngtài)环境损害赔偿金用于购买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碳碳汇500吨。这是舟山(zhōushān)探索“司法蓝碳”模式修复生态的首宗交易。 2023年、2024年禁渔期,陈某某(mǒumǒu)(mǒumǒu)驾驶“三无”船舶,雇佣他人多次前往嵊泗县北鼎星岛附近海域实施捕捞作业。池某某事先与陈某某约定由其(qí)负责收购(shōugòu)所得渔获物并(bìng)对外出售,同时收购其他非法捕捞所得渔获物。在嵊泗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前,池某某自愿缴清21万余元全额生态损害(sǔnhài)赔偿金,并接受(jiēshòu)检察机关建议承诺(chéngnuò)自愿认购蓝碳生态价值产品(即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碳碳汇)等替代性修复方式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,实现生态修复与责任承担的有效结合。 据了解,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(zhōng)的二氧化碳(èryǎnghuàtàn),将其固定、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、活动和(hé)机制。根据201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liánméng)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(hǎiyángxué)委员会等(děng)国际机构共同发起的《滨海蓝碳——红树林、盐沼、海草床碳储量和碳排放因子评估方法》,这是一本最具影响力,用于(yòngyú)指导“蓝碳”监测和评估的工作手册。该手册对碳储量的描述是指蓝碳生态系统中储存的有机碳总量。 “一直以来,国内外学界对于贝壳是否(shìfǒu)可以纳入(nàrù)蓝碳(tàn)体系,以及贝类养殖究竟是碳源还是(háishì)碳汇存在很大争议。”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教授表示。贝类蓝碳争议是嵊泗贻贝(yíbèi)项目的(de)最大堵点。为此,浙江海洋大学团队以厚壳贻贝为研究对象,通过(tōngguò)同位素标记(biāojì)的微藻培养来追踪贻贝摄食后的有机碳沉积与演变规律,开展了(le)长达600多天的连续室内实验,创新提出“贝类、微藻、功能菌”协同增汇理论框架(kuāngjià),并于今年发表(fābiǎo)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《Reviewsin Aquaculture》,得到业界广泛认可。“我们论证了厚壳贻贝养殖可以显著促进沉积惰性(duòxìng)碳累积。”根据严小军解释,沉积物惰性有机碳是一种难以被微生物分解、化学性质稳定的碳。贻贝摄食藻类后将藻源碳加速向下沉积,并筛选特定的功能微生物对沉积有机碳进行转化,存储在海底沉积物中。 根据这套理论框架,浙江(zhèjiāng)海洋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套(yītào)新的贝类养殖惰性有机(yǒujī)碳汇核算公式,并对嵊泗枸杞乡贻贝(yíbèi)养殖区进行全域核算,每年枸杞贻贝养殖区可产出(chǎnchū)惰性有机碳汇1979吨。“本次核算严格按照蓝(lán)碳手册对蓝碳存储的定义进行,测算的是贝类养殖后惰性有机碳汇。”严小军说。据介绍,此次核算得到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(tīng)和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和支持,以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。 嵊泗枸杞乡有“贻贝之乡”的美誉,贝藻类渔业碳汇等蓝碳(lántàn)资源丰富。早在2023年,为推动办案效果切实转化为生态实效,舟山市检察院(jiǎncháyuàn)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(bǐngfù),与本地高校和研究院协作,积极促进海洋碳汇领域(lǐngyù)学术成果在司法领域的运用,加快构建“司法蓝碳”生态修复(xiūfù)保护新路径。 有了贻贝养殖碳汇新评估方法做支撑,“司法蓝碳(lántàn)”生态(shēngtài)修复实践由此迈出了关键一步(yībù)。嵊泗县人民检察院(rénmínjiǎncháyuàn)副检察长徐玲玲介绍说,以往司法生态修复方式比较单一,以鱼苗放流为(wèi)主,如今迈入蓝碳经济,不仅为实现(shíxiàn)“双碳”目标增添新动能,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据了解,嵊泗山海奇观(qíguān)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枸杞乡政府,碳汇交易收益将全部用于贻贝养殖技术升级、渔民环保养殖能力提升等,造福当地481户养殖户。 “此次(cǐcì)认购,不仅是对非法捕捞等破坏海洋生态行为的创新举措,也体现了对海洋生态系统固碳服务(fúwù)价值的量化认可与市场尊重。”舟山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旭征介绍(jièshào)说,不久前,嵊泗贻贝蓝碳交易协作框架协议已在舟山市检察院完成签署,明确“以碳代偿”模式,将蓝碳交易与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深度融合,并创新提出“碳汇收益反哺(fǎnbǔ)机制”,让“蓝色(lánsè)碳库(tànkù)”真正成为海岛共富的“绿色引擎”。
100元一吨,贻贝碳汇有价可循!舟山完成首笔“司法蓝碳”认购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